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阶段是怎样的
1、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状况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。地大物博,自然风光比比皆是。名山、秀水、险峰等是珍贵的自然旅游资源。桂林山水、江西庐山等都是闻名海内外的旅游胜地。还有杭州西湖的秀丽风光,吉林长白山的天池等,也都吸引着各地的旅游者。 古代文化艺术叹为观止。
2、在旅游设施与服务方面,我国的卫生、安全条件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,旅游服务质量呈现下滑趋势,且出现了个别导游索要小费的不良现象,这些因素无疑影响了国际游客对中国的旅游体验和信心。
3、年,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,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、改变落后面貌、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。
4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,中国服务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规模迅速扩大,结构逐步优化,排名也进入世界前列。旅游、运输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增势平稳,建筑、通讯、保险、金融、计算机和信息服务、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、咨询等领域的跨境服务以及承接服务外包快速增长。
简析旅游逆差不断扩大的原因
1、以运输业为例,存在的问题有:一是多头管理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沿袭下, 使得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运输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成若干个部门。铁路、公路、航空、海运相互衔接的高效率运输体系始终没有发展起来。二是对内开放不足。少数大型国有运输企业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,导致竞争很不充分。
2、由于近年来的不当开发,其热带原始森林面积大幅减少,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。社会环境方面,许多地方在追求旅游发展政绩时,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,导致旅游垃圾污染等问题严重。法律环境也有待完善,以更好地规范旅游市场。
3、二)缺乏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 旅游业实际上是跨国性的行业。只有消除国际旅游的障碍,保证国际旅游人数增加才能为国家赚取经济发展所需的外汇。而优质、高效、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,又是保证国际旅游者重复消费的重要条件。
4、另一方面,国内游客并非已看遍祖国风光,却纷纷选择出境旅游,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国内旅游市场存在自身缺陷,旅游环境和市场秩序不尽如人意,市场吸引力不足。此外,我国旅游市场混乱的秩序恐怕也吓跑了不少游客。北京常年活跃着一些发往长城等景点的黑车,一些地方宰客现象严重,几个菜要价几千元屡见不鲜。
如何测度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
旅游产品是否合理?公司员工工作热情是否与日俱增?如都能达到说明你公司的竞争力就强,否则就不行。
首先,利用各种指标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实水平;其次,分析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;最后,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。
郭海虹(2002)运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(TC指数)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我国运输、通讯、计算机信息、金融与保险、旅游服务的竞争力进行了测算。
可以。tc指数是可以用于地区之间的对比的,常被用于分析某国或地区某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,TC指数,是对一国(地区)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。
国 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向服务业倾斜。1975 年到 1990 年间,西方国家在第一产 业和第二产业的国际投资比重都有所下降,而对服务业投资的比重却从 34 %上升到 44%。由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,因此服务业的跨 国直接投资必然驱动国际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国际渗透。 (3)新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。
竞争力的其他因素也应作为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。就目前而言,我们归纳我国比较优势因素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旅游服务贸易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
1、在旅游设施与服务方面,我国的卫生、安全条件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,旅游服务质量呈现下滑趋势,且出现了个别导游索要小费的不良现象,这些因素无疑影响了国际游客对中国的旅游体验和信心。
2、中国服务贸易的领域广泛,包括运输、旅游、教育、金融等。其中,运输和旅游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两大支柱,合计占比接近一半。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研发和技术服务等领域,并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不断提升。
3、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总体规模与增长 自1982年起,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显著增长,从4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917亿美元,增长超过43倍。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也从0.6%上升至6%。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排名中从1982年的第28位跃升至2006年的第8位。
4、旅游贸易逆差是指中国旅游服务的进出口收支状况。 自2009年起,中国的旅游贸易收支状况由长期的顺差转为逆差,这表明入境旅游的总收入低于出境旅游的总支出。 中国的旅游贸易收支统计涵盖了外国市场和港澳台市场,因此得出了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结论。